比判斷真假皮更重要的事

www.aliexpress.com

由於擁有耐髒汙、易保養、平價等優點,如果你只需要它「看起來像真皮」,例如一些家具、擺飾、配件飾品,合成皮亦不失為一種好選擇。然而,如果你希望穿戴上身的皮製品經久耐用、具天然質感、養色變化,例如皮衣、皮帶、皮包與皮鞋,就應該選擇貨真價實的真皮材質。

無論合成皮看起來多麼真(有時未必便宜),終究無法取代真皮獨有的質感與特性。

分辨真假皮

網路上常見的方式不外乎觀察皮革紋路、觸摸、嗅聞和燃燒測試,但我認為這­些「初淺」的方法,對一般人來說仍像霧裡看花,尤其現今皮革表面加工的技術越來越厲害,有些方法也不一定管用,譬如,各類紋理其實都能透過「壓紋」辦到,皮革本身的質地也並非只有偏軟或偏硬而已,而這個時代透過香精騙過你的鼻子甚至味蕾皆並非難事(有皮革香水),而最後,應該沒有人會在自己或別人的包包上點火。

source:Looks Gud

很遺憾地說,即使是熟悉皮革的人,也無法單從產品外觀一眼就斷言是否為真皮,更別說只看到圖片,但若觀察到皮革表面已經開始水解剝落,看見底層織布纖維,相信你也知道答案。

這些合成皮產品尚未剝落的部分,無論牛皮紋(左)或羊皮毛細孔(右)皆以假亂真


觀察背面及切斷面

雖然難以透過表面判斷,但仔細翻開皮件的收邊處,觀察它的「背面」「切斷面」是比較容易的做法;如果看到織布纖維,或者是類似泡棉材質,幾乎能斷定是合成皮,由此也能明白,合成皮仿製真皮最主要的部份是「外觀」。


source: Qoo10

真皮革的斷面、背面則是不規則的動物纖維,類似麂皮的質感,皮革越薄背面的纖維則越細。

比真假更重要的事

為了避免誤買到合成皮商品,首先你該理解「懂不懂皮革」與「會不會被騙」是兩件事,以下是我認為比分辨真假皮更簡單得多的方法。
source: Louis Vuitton
選擇有信譽品牌及店家

一般而言,精品專櫃是沒有疑慮,即使是價格不菲的印花帆布包也會標示材質;而時下眾多的手工皮件工作室、品牌,風格與價位不盡相同,大多皆有詳細介紹品牌使用的素材,有些強調使用歐美知名皮廠皮料,或是其他非皮革材料,都值得花時間去了解。
source:Carl Friedrik

對低價提高警覺


此類疑慮常出現在夜市、路邊攤、平價服飾店,以及最近盛行質感很差的一頁式購物網,對低價提高警覺可說是放諸四海皆準,你也許搶不到結束代理的限時拍賣,但至少保證你不會在打開包裹時傻眼,或是過沒多久開始煩惱這要丟一般垃圾還是資源回收;這份警覺心不只是用在分辨,換句話說,你實在不必糾結於一條一九九的皮帶或七九九的包包、皮鞋是否為真皮,即便那的確是真皮,其品質仍堪慮。


一頁式購物網頁(右)

透過以上的方法,我們不需要成為皮革專家,也不至於受騙買到劣質皮革產品。我想表達的是,對消費者而言,那些專業的辨別技巧不見得都能派上用場,如果有類似疑慮的情境發生,如價格可疑、材料資訊不明確、商家回答模糊等,建議應直接當購買合成皮商品看待。


真皮

  • 質感天然、獨特色澤變化
  • 經久耐用
  • 價格高
  • 保養較不易


合成皮

  • 質感一致、色澤不會隨使用變化
  • 經年劣化
  • 平價
  • 容易保養

  • 此文「合成皮」泛指使用石化原料仿造真皮表面質感之人造皮(PVC/PU),而類麂皮磨面質感的材料,如純素皮革、Moleskin通常歸類於面料素材,而非「假皮」。
  • 除非特別說明,文中皮革係以市面最普及之牛皮為討論範疇。
  • 皮革知識極為複雜,即使業界內的認知與用詞都會有出入,所以,這系列文章並非要你成為皮革專家,而是站在消費者角度,釐清一些常見的皮革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