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手工皮件入門、初學者的一封信

如果你完全沒有經驗,「開始動手」是這個階段唯一的建議。

我在旅行時得到的體會,我們要去一個陌生的城市之前都習慣先做很多功課,會看很多旅遊部落客文章,接著打開google map 標出車站在哪、旅館在哪、餐廳在哪、景點在哪以及怎麼走,這時候你看到的就是一個平面的地圖與許多標記,你感覺做了很完整的功課,也有把握不會迷路,但實際踏上那個城市之後,我相信無論先前看了多少旅遊文章、照片,或是對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想像,都不如你直接從車站走到旅館這十分鐘路程的體會來得深刻。


並不需要一開始就抱著「要學習得很全面、很有系統、很厲害的目標」的想法才要去開始,除非你是屬於方向很明確想要長期投入的狀態,否則這樣壓力可能有點大,而且都沒做過,很可能想半天都是自己的幻想,說不定你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這麼有耐心,也可能體驗之後覺得還好,就不想做了,那也沒關係,就是增加一點人生體驗也很好。


雖然從零開始自學的管道看似很多,比如看Youtube影片、看書,但這些內容可能比較零碎,等你拼拼湊湊看完許多影片、書,到有空要開始動手,再到完成一個小錢包都不知道過了多久,還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真的弄懂,不如直接去教室上課,也許安排一個週末你就可以完成一個小皮件,得到還算完整的體驗,有問題也能直接問老師,不用自己瞎猜。在入門的學習階段並不需要特地跑很遠,請搜尋離你較近的手工皮件教室(地區+手工皮件課程),如果整體還可以接受,直接報名上課吧!



探索期的學習目標越單純、越簡單越好,比如:完成一個小錢包、小卡夾、小包包,大部分的教室都提供這樣單元類型的手作課程,而且無須任何經驗,再去感受製作過程中、製作完成的感覺,可能是開心、舒壓,或是有成就感,或是沒耐心、不耐煩,你可以試著完成幾個簡單的小皮件,再看看是否引發你更多興趣想要更深入探索、鑽研,這時候可以再參考更進一步的資訊。


這個階段也不必急於買齊工具或材料,浪費錢的機率頗高,建議知道如何使用、確定會用到再買,大部分提供教學課程的教室都會備妥給學生用的工具,除了學費與材料費(通常包含),你幾乎不需購買任何工具就能完成課程作品,這在初期可以省下很多麻煩跟金錢。





有了一點經驗,想要更深入探索

學習手工皮件是一條道路,目標是你想去的地方,風格是道路的方向,老師是路上的指引,預算充足能讓你買到一雙好鞋,但好鞋並不會讓你走得更快,要走多快、多遠全看自己。

(好像可以套用在學習各種事物)


目標

學習手工皮件的目標可以很積極,也可以很隨性,無論是想成為厲害的職人工匠、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培養第二專長,或是想做皮件送給親朋好友、消遣時間,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只是想做一個手工皮件送人,沒有要長期投入,建議直接去上體驗課就好,不太需要參考這個文章。

如果你有充足的預算與時間隨意探索、作為興趣、消遣,也並不預設什麼目標,那你想怎麼玩、怎麼買都可以,也無須參考太多嚴肅的建議。

如果你對於學習手工皮件有長期投入的打算,希望有正確的學習方向、不斷進步做出更好的作品,那我想此文的建議會對你有些幫助。

其實學習手工皮件跟學習其他興趣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想要學會、做得好是人人有機會的,但做得好當然並不等於可以賺錢,不要一開始就把賺錢當作主要目標來學習這件事(最好連創業之後也不要),錯誤的期待會導致之後的遊戲體驗很差,這部分超過此篇範圍之後有機會再談,總之,這個階段應專注於如何學習,純粹為了做好而做好才是。

調查

透過Google、Facebook、Instagram 做全面性的資訊蒐集,目的是找出直覺吸引你的手工皮件風格(品牌、教室、職人等等)。並不預設立場分辨好與壞,單純去感受你所看到的內容、整體風格、作品是否吸引到你,引起你進一步的興趣。

關鍵字:手工皮件、手作皮革、教學、課程、地區


Google(台灣)

輸入關鍵字後,已經可以得到非常大量的搜尋結果,請往後多翻幾頁,確保你沒有漏掉那些不善於下廣告或經營行銷的品牌、工作室、教室,當然,你也會知道哪些結果是來自廣告。可以在關鍵字後加上地區如:台北市,找到離你較近的教室。


Facebook(台灣)

一樣直接搜尋關鍵字,有許多手作教室的資訊仍以Facebook為主,也請多看幾頁,確保你沒有漏掉那些不善於經營行銷的品牌、工作室。


Instagram(國際)

透過hashtag 標籤搜尋 #手工皮件、#手工皮革、#leathercraft、#leathercraftsman ,可以看到台灣以外的手工皮件世界,有很多是Google或Facebook找不到的,而這正是國際手工皮件社群的現況,我初學時也是從此打開眼界,你可能會看到更多沒有在台灣市場出現的風格,可說相當多元,也可能會在上面發現幾位來自台灣高人氣的手工皮件工匠。總有低調的高手尚未被世人發現,但高人氣必定有其原因值得留意關注,工匠們並不善於任何短期商業操作或投放廣告(至少我認識的),因此個人認為來自國際手作皮件社群間的人氣純度很高,都是長時間數年的積累、不是短時間形成的。

Instagram相對其他兩種管道可能比較難找到明確課程資訊,但是一個很好欣賞到世界各地工匠作品的方式。

我試著不先告訴你目前市面上有哪些流派、風格、種類的手工皮件,目的是希望你不要預設立場,直接去感受作品本身給你的感覺,你也可以試著用自己的形容詞去歸納你所見的各種風格,甚至也有可能你喜歡的風格剛好獨樹一格,不在目前的主流分類之中,而這些引起你興趣的不同作品、品牌應該能夠歸納出某些相近的元素使你喜歡。


風格

在經過一番Research之後,你也許已經找出幾個相對比較感興趣或欣賞的品牌/風格,這時我們可以練習試著把作品本身的風格大致視為某些特定製作技巧的成果(不是攝影風格),意思就是,這個手工皮件之所以看起來有某種風格而吸引你,其實是代表這個工匠使用某些特定的材料、技法、手法、工具去製作皮件,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堆款式功能幾乎相同的皮夾,但看起來的質感與風格又非常不一樣,因此風格對於學習者真正的意義更像是各種技法派別,以及擅長不同技法的老師,只是初學者在一開始尚未有解構技法的能力,所以用「風格」的角度去認識手工皮件是比較簡單的方式。

此文一開始就提到,風格就像學習的方向,這層理解重要在於,一下往東走一下往西走,很可能會花很久時間仍無法到達目的,甚至還在原地附近。

每一種風格的作品除了有特定的製作技法之外,還需搭配相對應的材料、配套工具才能實踐,其實投入一種風格所需要投資的材料、工具花費其實都為數不小(還非常占空間),如果沒有釐清學習的方向,光是材料工具,很有可能東買一些、西買一些,但又發現怎麼這個工具在那個材料不適用,這個皮革在那個做法不適用,即使你預算無上限、家裡有大倉庫可以堆放這些東西,你每天的時間也是有限,如果希望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果,我建議還是將有限時間專注於精進一種作品風格。

補充說明,在進入此階段之前,你也許會經歷初期去過不同教室體驗不同風格的手作課程,我覺得這樣是很好的開始,能讓你在這段時間內探索、感受不同類型手工皮件的差異,但此段重點是,初期廣泛探索體驗之後,我仍建議可以選定一種路線長期鑽研精進。


上課

理解選擇風格等於選擇學習方向的重要性之後,接著就要想辦法往這些方向去學習,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去了解,製作出你喜歡的那種手工皮件,所需要的條件與方法,例如適合的材料、正確的工具、版型原理、製作流程、處理技巧以及所有需要的知識等等,每一個項目都非常具體。

如果你喜歡的工作室/品牌是在台灣的話,可以直接私訊他們或是寫E-mail,詢問是否有提供手作課程或是教學,了解他們的課程規劃並盡力配合(尊重),這個階段為了學習想要的東西,你應該也會願意去到更遠的地方上課。

這邊要特別說一下,有些工作室會規劃由基礎到進階的課程內容,這當然是能夠幫助學員在那個教室、老師的工藝風格下循序漸進地增加學習的難度,但還是要記得,即使是看起來風格派別相近的作品,每一位老師用的工具、製作方式、標準、思考邏輯還是可能不同,因此你在這個教室學了基礎課程,到了其他地方可能會發現怎麼跟你之前學得不一樣、工具也可能不一樣,這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我們到一個地方學習時當然還是盡可能完全照著這個老師的指導、要求的工具去準備,以免影響學習回饋。

你可能會說也可以自學、看Youtube、線上課程、看手作書,如果你欣賞的工作室/工匠剛好有出Youtube、線上課程、出書,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些管道,但如果這些影片、書籍內容最後的作品都不是你想要的風格,要憑這些零碎的資訊做出成你想要的那種成果,建議把上段「風格」的說明再看一次。

這些說明是要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並不是說不能跟不同老師、不同管道學習,當然可以,重點是要知道自己在學什麼、是不是你要的方向,也可以等你對一種風格有一定掌握與概念,再去學習其他風格,甚至會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完全自學做出一些簡單的皮件還不算太困難,但想要完全自學來達到很厲害的程度的話,若你有過人的天賦與勤奮的話肯定有機會,但也可能花上數年摸索,才搞懂一些現在上一堂課就能得到的知識、技術,所以我覺得上課是相當值得的

以我來說,我並不會說我屬於完全自學,因為我數年來都有持續找國內、外老師進修,或與其他厲害的的人討論交流,有時是為了學習新東西、更新知識,有時是為了獲得不同靈感、啟發幫助自己能創作得更好,我也時常查找各種資料、研究做實驗自學到新的技巧,這些就不是透過上課學來的,因此可以說自學是必須的能力,而找老師上課則對於建立學習方向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上了課之後,有各種原因覺得不適應課程、甚至不喜歡這個老師,這都不無可能,我也沒有把握至今所有學員都滿意我的教學,只能說學習也是一種緣份,但不要放棄,一定可以找到適合你學習的地方或是方法。


工具/材料

工具與材料的準備也是學習的一部分,一定是先學習才開始買工具,而不會是先買工具才開始學習,那應該也要依循著學習的風格技法去購買相對應的工具材料。


前文已提過,不同風格所需要的工具、材料會有所不同,雖然有少部分工具在不同風格是通用的,但也有非常多是完全不通用的,而皮革材料更是決定風格一大因素,比如主流的兩種皮革材料分別為植鞣革與鉻鞣革,這兩種皮革所需的製作技法就有很大的不同,都分別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精進掌握皮革的特性與搭配工具、技法,而新手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老問題,從一開始的學習就沒有建立一個方向,採買這些工具材料自然也是沒有方向地亂買,買越多卻越覺得好像很多都買錯、不會用、不好用、派不上用場,缺乏知識也會使你一直購買看起來顏色漂亮的皮革,但永遠無法順利把這張皮革做成你想要的皮件,有時這些花費累積起來相當可觀。


因此我的建議是,選擇學習對象/教室之後,再詢問老師的建議購買適合製作出這個作品所需對應的工具與材料,並不用急著要一次買齊全部的工具,有時候不同老師使用習慣的工具可能也不同,大多時候可以使用教室提供的工具完成課程作品,在上課過程中,你也能了解哪幾個工具是真的必備,哪些是以後有需要用到再買,而如果你想要有能力自己在家創作,這筆錢肯定要花,但這個建議至少能讓你省時又省力,也省下亂買的錢。


各種領域要深入玩下去的工具都是錢坑,如果你沒有預算限制,我也鼓勵你喜歡就買,蒐集工具也是一種快樂的玩法。



自我練習

學習的成效在於動手的時間,而非在教室的時間。

與我剛創業時(2015)的環境相比,現在各種風格、各種程度的手作課程已經成熟許多,對於一個新手來說,很容易就能找到不同風格且厲害的老師學習,但上完課之後還只是旅程的開始,前文說過,如果這是一條道路,老師能指引方向,但前進還是要靠自己,真正能夠讓你手藝進步的是進行大量的練習,而更重要的是,這個練習必須是正確、有想法、有目標的練習(老師的指引很重要),而非不經思考的盲目練習。

你可能聽過古老的「一萬小時法則」,其實經過正確的指導與大量自我練習,你並不需要一萬小時才能做得跟高手一樣好,但就算花兩百小時去教室上課,若沒有再另外花時間自己練習、複習上課所學,那學習進度會非常有限。

我認為做出一件漂亮的手工皮件真的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在我大量的教學經驗中,也體會到這並非需要什麼才華、天賦,只是需要很多正確知識與勤奮練習,可以說99%操之在自己手中,我甚至認為,經營一個工作室大部分的事情都比製作皮件要難得多,因此要習得這項手藝,或成為高手絕非遙不可及,希望能給閱讀此文的你一點方向。



後記

2020年時寫了這封信的初版,偶爾有一些來詢問學習方向的學員、陌生人,我就會mail給他們參考,雖然有些囉嗦嚴肅,說不定看了都不想學了,但這個問題確實並非三言兩語能夠說完的,當時的內容還不夠成熟完整,所以遲遲未發表,再經過幾年的歷練,龜毛梳理、刪改,才得以此文呈現,大致能夠表達我對於入門初學手工皮件歷程的想法與建議,也是對自己有一個交代。

而在文末,我想說,學會製作出幾個成果不錯的作品,只是這段旅程的一小步,要利用所學製作技巧再加以轉化表達、發展出有個人風格、特色的作品是更長遠的目標,而工藝本身更是無止盡的追求,我有幸認識且景仰的大師們仍然從每日的細節工作中一點一滴的持續學習、進步,從未停止。

歡迎你加入手工皮件的世界,祝福你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道路並有所收穫,希望未來我們能在學習工藝的路上相伴,在工藝中得到感動,在工藝之道有所依歸。 


如果對本文有任何回饋,無論是覺得對你有幫助還是要給予指教,都歡迎來信,我會盡力回覆,也可能有機會是新文章的主題。


stevenwleathe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