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真皮哪裡來?淺談「二層皮」

完整雙肩部位的二層皮 

先從皮革厚度談起

皮革本身屬於天然材料,加上不同的製革過程,最終可得的厚度都不盡相同,所以在製作成商品之前,都需要預先將皮革削薄處理至特定的厚度,像是皮鞋底需要厚達5mm,而皮鞋面、皮包大約是1.2mm,製作皮夾則可能需要0.5mm,因此可以了解,厚度主要是取決於製作產品上的需要,與皮革品質好壞並無直接關係。

guillotinatab.com/


hashimotoindustry.com/

削薄簡單來說就是經過削皮機將整張皮革分割成上下兩層,無論薄厚,帶表皮那一層即俗稱的頭層皮(Top Grain),而頭層皮以下俗稱二層皮(Split)。有趣的是,假設原始厚度為 5mm 的皮革,當我們需要1mm的頭層皮拿來製作產品,經過一次削薄後,其餘的4mm即二層皮,且還可以持續地一張變兩張,一隻牛剝好幾層皮所言不假。


毛孔清晰可見的頭層皮

頭層皮

我們大部分所認知皮革的「質感」,像是可見的細緻皮面、毛孔、獨一無二的生長紋路,甚至是未經修飾的斑、疤,而在物性上,像是強韌、耐磨、親膚等,這些正是頭層皮的表現特徵,因此幾乎所有高級皮具都是使用頭層皮來製作商品。

也許是因為市面上魚目混珠的情況嚴重,有些商品會強調使用「頂級」頭層皮製作,但如果我們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其實世界上每一張皮革都會有頭層皮,而頭層皮部位,並不能說明這張皮革本身的來源或是等級優劣,只能說明他選用了這張皮革最佳的部位來製作,而對於高級皮件品牌來說,使用頭層皮則是非常基本的品質要求,通常更多著墨於皮革的產地或是來源資訊。




厚度2mm的二層皮

二層皮

因為頭層已被削去,所以二層皮的兩面看起來都像是毛面,纖維也較粗,它雖不具頭層皮的質感,但仍保有部分皮革的物性,可直接使用於袋包輔料,如提把內芯、內襯,或是各式居家墊材,厚度足夠的二層皮可能還比許多人造材料強韌耐用。

也因為這層「真皮」的價值,有些工廠專門將二層皮表面加工,利用重塗料、壓紋或覆膜等方式,仿製頭層皮的質感,但無論加工得多逼真,說到底,那一層終究是假的,不管真皮的部分多耐用,隨著時間過去,皮革表層(加工塗料)也會開始龜裂剝落,這時看起來並不比合成皮好到哪裡去。


二層皮表面塗料龜裂


二層皮的辨別和購買

常見的問題在於,因為商業術語的混淆,以致消費者抱著購買真皮(頭層皮)商品的心理,卻購買到劣質的二層皮商品,但我想說的是,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價格已經透露大量訊息,畢竟物超所值的買賣並不多見。

我們在上一篇真假皮文章已談到,因為皮革加工技術的進步,我們幾乎無法單從全新產品的外觀或圖片就判斷這是哪種皮,因此建議還是依循 ­—選擇有信譽的商家,並對低價提高警覺,尤其是不斷強調真皮但其他資訊相對可疑的情況下,如果預算真的有限,選擇帆布材質可能都比劣質皮革商品要來得耐用。


Source:taobao.com

Source:https://sowon.vn/

麂皮(Suede)

我們身邊還有種相當常見且受歡迎的二層皮材質,也就是俗稱的麂皮。大部分麂皮都是以二層皮磨面起絨加工,讓纖維產生絨毛般的質感,而這種加工方式和前述仿造頭層皮的意義截然不同,不僅發揮了皮革另一種價值,當然也不會產生表面龜裂的問題;有些更好的麂皮會直接將頭層反面來製作,也稱「反絨皮」,這時作為內層的頭層皮便成了內裡,除了皮革強度更佳,也提升親膚觸感。

其實「麂皮」原是指一種特定的鹿科動物皮革,但在現代已不易取得,因此上文提到的麂皮,或是我們生活周遭常稱的麂皮其實大多為牛、羊、豬等動物的「絨面皮」,絨面皮也應是Suede更準確的中文翻譯,可泛指這類的絨面質感的皮革(目前Suede普遍直譯麂皮),只是因為Suede、絨面皮與真麂皮有相近的質感而有此中文代稱,或也可說是誤用,但目前這樣的誤用似乎並未造成什麼市場亂象,即便不多做解釋,你應該也不會認為我或店員口中說的麂皮是指「鹿皮」(如果是鹿皮他一定會特地介紹),也很少聽聞類似受騙情事,若要是我們說「絨面皮」,反而還得大費周章解釋一次麂皮的故事,不如一開始就說麂皮。

這樣誤用麂皮代稱絨面皮的歷史共業並非一下就能夠正名,但我們只要了解麂皮其實除了是一種鹿皮,也是描述一種絨面皮革質感的名稱就行了。



Source:Timberland


牛巴戈(Nubuck)

外觀類似麂皮的絨感,但是是利用頭層皮的表面磨面加工,所以產生的絨毛纖維比麂皮更短更細緻,強度也較高,最為人知的例子就是這雙黃靴以及勃肯鞋。


  • 除非特別說明,文中皮革係以市面最普及之牛皮為討論範疇。
  • 皮革知識極為複雜,即使業界內的認知與用詞都會有出入,所以,這系列文章並非要你成為皮革專家,而是站在消費者角度,釐清一些常見的皮革迷思。